铁皮石斛读音:tiě pí shí hú;铁皮石斛,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厚2-4毫米,不分枝,分节;叶2行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肋骨通常浅紫色。总状花序通常从每年落叶的老茎的上部发出,花2-3。
铁皮石斛读:tiě pí shí hú。铁皮石斛,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其茎入药,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铁[tiě] 皮[pí] 石[shí] 斛[hú]铁皮石斛(学名: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):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粗2-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;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。
铁皮石斛的读音为“tiě pí shí hú”。 铁皮石斛生长在海拔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岩石上,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 铁皮石斛的茎部可以入药,属于补益药中的补阴药,具有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的功效。 优质的铁皮石斛表皮呈铁绿色,鞘皮完整,有明显的黑节。
读作[shí hú]。石斛(学名:Dendrobium nobile Lindl),又名仙斛兰韵、不死草、还魂草、紫萦仙株、吊兰、林兰、禁生等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。药用植物,性味甘淡微咸,寒,归胃、肾,肺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石斛的拼音是shí hú。读音:shí hú。释义:植物名。兰科石斛属,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密生须状气根,质硬。茎高十至二十公分,肉质多浆,绿色。叶互生,呈广线或披针形,脉平行。夏日,茎上开白色或淡红色花。
石斛拼音读法[shí hú] 。释义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多节,绿褐色,开白花,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。茎可入药。宋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下:石斛出 始兴六安 山傍石上。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云:隋郡永玉县有泷石山 ,山上多石斛,精好如金环。
1、读作[shí hú]。石斛(学名:Dendrobium nobile Lindl),又名仙斛兰韵、不死草、还魂草、紫萦仙株、吊兰、林兰、禁生等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。药用植物,性味甘淡微咸,寒,归胃、肾,肺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2、石斛的拼音是shí hú。读音:shí hú。释义:植物名。兰科石斛属,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密生须状气根,质硬。茎高十至二十公分,肉质多浆,绿色。叶互生,呈广线或披针形,脉平行。夏日,茎上开白色或淡红色花。
3、石斛拼音读法[shí hú] 。释义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多节,绿褐色,开白花,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。茎可入药。宋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下:石斛出 始兴六安 山傍石上。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云:隋郡永玉县有泷石山 ,山上多石斛,精好如金环。
4、石斛的拼音是shí hú。石斛(Dendrobium nobile Lindl.)是兰科、石斛属植物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,具多节,节有时稍肿大;叶革质,长圆形,长6~11厘米,宽1~3厘米;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,长2~4厘米,具1~4朵花。
总之,石斛的读音为shí hú,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特定词汇。正确的发音对于理解和认识这种植物非常重要。
石斛的读音是sh h。石斛是一种中药材,其读音来源于汉语音节组合。下面将对石斛的读音及其相关内容进行 石斛的读音 石斛的读音是sh h。其中,石字读第二声,发音时声带较紧张,音调平稳上升;斛字则读轻声,在发音时嘴唇稍微放松。
石斛的读音为shí hú。石斛是一种兰科植物,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。它是中医药材中的一种珍贵补益剂,具有多种药用功效。在中文中,石斛的正确发音为“shí hú”。
皮[pí] 石[shí]斛[hú]问题五:铁皮石斛的读音 铁皮石斛 这个词拼音:tiě pí shí hú 释义:铁皮石斛,又名:黑节草、云南铁皮。属微子目,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。
对机体健康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。综上可知,“斛”这个字有两种读音:一种是“hú”,表示石斛这种中药;另一种是“hù”,表示一种容量单位。而石斛本身作为一种中草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、滋润肺燥等功效,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之一,在现代的保健食品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石斛的“斛”字的读音是:【hú】。斛【hú】:释义:〈名〉(形声。从斗,角声。本义:古量器名,也是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斛)同本义 。如:斛斗(斛与斗。皆粮食量器名);斛子(粮食量具);斛槛(粮食量具)[量]∶多用于粮食 如:十斗曰斛。——《仪礼》比喻物之小 。